【编者按】作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一直秉承“夯实基础、加强实践、突出特色、创新发展”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思想开放、外语扎实、兼具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三强”复合型人才。学院现开设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5个本科专业。学院注重实践与创新,通过演讲比赛、戏剧大赛、模拟联合国等特色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并与西班牙纳瓦拉公立大学、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等海外高校深度合作,同时联合中国国旅、南越王博物馆等企业打造实习基地,助力学生职业发展。毕业生广泛活跃于外事、经贸、教育等领域,就业前景广阔。为帮助考生和家长深入了解专业特色,本期特邀西语学院各专业资深教授,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国际交流及就业方向等方面权威解读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专业。
教授介绍:
于凤颖,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俄语专业负责人、俄语系主任。兼任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协会南方中学俄语教育专委会理事、南方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广东省民办高校科学联盟成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副秘书长。是国社科基金专家库成员,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主要研究俄罗斯语言文学、成语学、词汇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中国民间故事史》1项(在研)、省厅级科研项目1项(在研)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项(顺利结项),参与省级项目5项、参与和主持校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合著2部、词典1部、译著(参编)1部,发表论文近20篇。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于凤颖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俄语
培养目标:俄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具备扎实的俄语基本功和相关知识与能力,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及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等部门或单位从事涉外、贸易、翻译、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基础俄语、高级俄语、俄语视听说、俄语阅读、俄语阅读与写作、俄语应用写作、俄译汉、汉译俄、俄语口译、俄语演讲与辩论、俄罗斯文学、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经贸俄语、俄语跨境电商、商务俄语等。
就业方向: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等部门或单位从事涉外、贸易、翻译、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问题解答
Q1:学习这门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呢?
答:学习俄语专业需要具备以下特质:首先要有语言天赋,包括敏锐的语音模仿能力(如掌握颤音р)、语法逻辑思维(适应六格变位系统)和持续的语言训练毅力;其次要具备跨文化敏感度,对俄罗斯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能理解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再者需要复合型发展意识,既要有商务谈判、外贸实务等专业技能,又要掌握Trados等翻译技术工具;最后要培养职业韧性,主动考取专业证书、积累实习经验,并保持终身学习态度,及时跟进中俄合作新领域动态。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了俄语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在翻译、外贸、外交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展。
Q2: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和升学深造方面表现如何?
答:我校俄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形成了“语言+专业+区域”的特色发展优势。在就业市场表现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的外贸企业(约占40%)、教育机构(约40%)、跨境电商平台(约15%)、和国际物流(约5%)等领域,从事俄语对口业务的毕业生起薪约6000至8000元,与传统语言类专业相比,大约高出20%。其中考取俄语教师资格证、拥有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证书的毕业生尤为抢手,部分优秀毕业生入职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岭南师范学院等部门和学校,不断参与对俄语区市场的开拓和俄语专业教育工作,近年就业率稳定保持在100%。
在升学深造方面,约30%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往届部分同学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以及俄罗斯赫尔岑师范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还有大部分同学则选择跨专业申请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教育或新闻学等相关学科,体现出良好的学科跨界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俄语专业为提升学生发展潜力,建立了系统的职业发展支持体系,包括俄语专业四八级考试、ТРКИ对外俄语等级考试等资质认证辅导,以及俄语+电子商务(旅游)微专业项目,这些举措显著增强了毕业生的职场适应力。随着中俄经贸合作的持续深化和“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推进,具备俄语能力又掌握商务或技术专长的毕业生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专业也将持续优化“语言+数字化+区域特色”的培养模式,提升人才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Q3:您认为选择咱们学院的专业,学生除了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哪些方面实现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答:我院俄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能系统掌握俄语听、说、读、写、译等核心语言技能及经贸、文化等专业知识,还能在综合素质与核心能力上实现全方位提升。
在语言能力方面,学生通过沉浸式的小班教学、情景模拟训练及语音实验室实践,不仅提升俄语专业水平,还能强化第二外语(如英语)和优化辅修(如西班牙语、法语)的语言能力,实现双语或多语优势。学校与多所俄罗斯高校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换、短期游学、暑期研学等海外经历,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化视野。在文化素养上,学生可通过俄罗斯文学、艺术、历史等课程拓展人文底蕴,通过“俄语+”特色课程(如俄语+国际贸易、俄语+跨境电商)增强跨学科应用能力。
在实践应用方面,学生积极参与广交会国际展会翻译、广东省对俄贸促会组织的企业B2B洽谈等实战项目,锻炼商务谈判、活动策划与市场分析能力;校内俄语演讲、辩论、戏剧表演等赛事活动则大幅提升公众表达、逻辑思维与临场应变能力。学生社团、志愿者服务与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则进一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领导力。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专业课程与计算机辅助翻译、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等现代技术课程,掌握语言智能工具的使用,提升信息检索与数据处理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三创赛”等竞赛,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旨在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
此外,俄语专业注重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程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家国情怀与国际责任意识,使其成为兼具专业深度、行业适应力与社会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我校俄语专业以“语言+专业+国际化+实践”的培养模式,助力学生在知识储备、职业竞争力、个人修养及未来发展潜力上实现立体化成长,为其在“一带一路”建设、外向型经济等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师生风采
俄语系翻译志愿服务队在《黑龙江省对俄新产业促进会专项对接会》现场合影
2023届毕业生吴浩添(目前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获全国高校俄语大赛研究生组一等奖
“哈尔滨俄语之春”首届中俄大学生俄语大赛上,我校代表队荣获戏剧比赛三等奖以及大赛最佳人气奖
俄语系师生赴从化文体旅广局洽谈合作,签订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