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说专业】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学(英语)专业

录入者:新闻中心李阳发布时间:2025-07-01浏览次数:10

【编者按】教育学院依托专业+外语办学特色,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英语)和应用心理学三个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人才。学校聘请著名教育学家冯增俊教授担任教育学院院长及教育学科带头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85%以上教师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通过理论+实践+外语的培养模式,学院构建了微格教学、教育见习、心理咨询实训等特色实践体系,与多所重点中小学及机构共建实习基地。学生在省级师范生技能大赛等赛事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部分进入国内外名校深造。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专业特色,本期特邀各专业资深教授,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维度进行权威解读。

教授介绍



白彦茹:教育学院教授,主教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师专业发展、比较教育学等课程。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小学教育学(英语)

培养目标:面向新时代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遵循“立德树人、内涵发展、突出特色”的教育理念,培养“师德高尚、学识扎实、英语见长、技能娴熟、素养全面”能胜任国内外各类小学的英语教育、双语教育、教育管理以及其他领域相关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师德高尚,即立德树人,具有教育情怀,热爱小学教育事业,致力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全粤基础教育发展,认同小学教育事业的意义和专业性,并扎根于小学教育的发展;学识扎实,指掌握英语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并具备一定的跨学科融合素养;英语见长,即具有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应用能力、广博的跨文化和国际化意识;技能娴熟,指具备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素养全面,即会育人、懂管理、能研究、善反思,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识。

核心课程: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英语教学法、双语教学原理与 课程设计、教育英语、英语语音语调、交际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基础写作、英语实用语法、英语口译、英语笔译。

就业方向:国内外各类小学英语教育、双语教育、教育管理以及其他领域相关工作。

问题解答

Q1:学习这门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呢?

学习小学教育的学生首先要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热爱活泼好动、变化无常、充满幻想与好奇心的儿童,善于引导,尊重学生,能够包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能够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成长负责。成为小教学生就要具备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并且要严格遵守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次,小教的学生要具有全面而娴熟的学科知识,如需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拥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突出的英语听说能力,以满足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第三,小教的学生要具有教书育人的综合能力,具有小学各学科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的能力,能开展教学研究,还需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能够掌握小学德育的目标、原理与方法,具备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和班队活动组织能力,能建设和管理好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学生积极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胜任小学班主任的潜质,并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合作的能力,能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整合好各方面教育力量;小教学生也要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能力,基本掌握小学教育领域数字化技能,能熟练运用人工智能及数字化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当然,小教的学生一定要身心健康,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Q2: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和升学深造方面表现如何?

总体来讲,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呈现多样化特点:

1.小学教师

这是最主要的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通过参加教师招聘考试,进入公立或私立小学,教授英语、语文、数学等课程,今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需要掌握跨学科整合能力(如STEAM课程设计)、心理健康辅导技能,甚至要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复合型、全能型教师。

2.教育培训机构讲师

随着素质教育受重视,家长为孩子报培训班的需求增加,毕业生可成为培训机构讲师,教授多门课程,还可担任班主任、课程顾问等。

3.教育咨询顾问

凭借丰富的教育知识和实践经验,教育政策研究员、学校评估专员等岗位为学生提供学业规划、升学指导等服务。

4.教育出版社编辑

进入教育出版社,从事教材、教辅书籍编辑工作,要求具备一定文字功底和专业知识。

5.教育行业管理岗位

教育局教研员、学校行政岗对专业人才需求激增,如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等,需具备较强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6.社会组织教育项目管理者

负责社会组织开展的教育项目,如留守儿童关爱、社区教育等的策划、实施和评估。

7.国际化双语教师

国际学校小学部、海外孔子学院等机构急需双语教学人才,需持有国际教师资格证(如IB-PYP认证)。

8.具有终身服务职业人员

可以从儿童到银发族的全龄覆盖,社区教育专员、老年大学课程策划等岗位以及进行教育行业的市场推广工作,包括策划活动、撰写文案、维护客户关系等。

Q3:您认为选择咱们学院的专业,学生除了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哪些方面实现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校期间除了获得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外,还要通过多元化的课程与实践环节,使自己的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主要包括:

1.师德修养与职业认同:通过相关课程与师德典型案例学习,培养教师崇高地位与神圣使命感,参与社区服务(如关爱留守儿童、义务支教)强化社会责任感,加强家国情怀教育,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技巧,提升应对教学压力、家校沟通等复杂情境的心理韧性;

2.综合实践与应用能力:我们专业特色使基础广博、学科融合、实践突出和英语见长。在实践能力方面,微格教学、综智英语实验教学模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同时,还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的专业实践活动和模拟实操技能训练,包括说课比赛、模拟教学微课大赛、教育故事大赛等,学院已成功举办多届小学教育师范生技能大赛、“向世界讲中国故事”英语演讲比赛、儿童动画片英语配音比赛、教具玩具制作比赛、教育类学术论文大赛、儿童中英文绘本创编大赛等专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提升,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志愿者、社团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还实行“双导师制”(辅导员+专业导师),从学业规划到教学实践提供个性化指导。

3.创新思维与研究能力:我院重视教学研究能力培养,如开设教育科研方法与毕业论文撰写等课程,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项目,自2020年至今已主持或参与申报多项国家级、省级与校级项目,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和创业训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不断学生研究意识与水平。

4.表达沟通与社会适应力:开设普通话课程通过模拟课堂、演讲比赛强化口头表达能力,开设三笔一画(钢笔、粉笔、毛笔,简笔画)课程,夯实师范生基本功,训练提升书面表达的专业形象;我们还开设艺术类课程(如音乐欣赏、美术创作)等培养师范生审美能力,全面提升文化素养与美育熏陶,助力未来开展美育教育。

5.持续发展能力与终身学习意识:通过课程与教师发展理论学习,激发学生坚定教育信念,做好职业规划,通过名著导读,名师报告等路径,帮助师范生了解专业发展核心内容、发展阶段与路径方法,形成专业发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握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沿动态和国外中等教育发展趋势;指导师范生理性分析自我、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选择发展路径,制订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规划。

师生风采

师生参加广东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师范生赴越秀区东山实验小学见习

师范生参与综智双语义教

师范生赴白云区华赋学校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