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化与传播学院秉承“新文科”建设理念,开设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网络与新媒体、国际新闻与传播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五个本科专业,构建专业+英语特色培养体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拥有全媒体实验室等现代化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各类专业竞赛中表现优异,毕业生发展前景广阔。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专业特色,本期特邀各专业资深教授,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教授介绍:
徐琼,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主任,教授,高校任教43年,在南国商学院主要担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写作》和全院通选课《红楼梦写作艺术鉴赏》。
徐琼教授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准确、规范地进行中文和英语书面和口头表达,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AI时代多种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培养方向不同,可在以下领域发展:
1.语文教育方向: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及语文教学法,具备中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及教育管理能力;
2.创意写作方向:熟悉各类文体创作规律,具备文学创作、影视编剧、文化创意及新媒体写作等实践能力;
3.学术研究方向:具备文献研究、学术写作能力,为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奠定基础。
毕业生能在教育、文化、传媒、出版、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编辑、宣传、策划等工作,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代文化创新的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
就业方向:能够在中小学和教育机构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可从事包括新媒体、影视、动漫、视频、广告等在内的创意产业的文案策划与设计;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文化、企业、事业单位等从事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化传播工作。
问题解答
Q1:学习这门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呢?
对文学有深厚的兴趣与热爱
强大的文本解读与分析能力
强烈的审美共情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与卓越的表达力
批判性与开放性思维能力
丰厚的人文关怀与道德责任感。
Q2:哪些行业或岗位对咱们学院的专业人才需求最为旺盛?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较为广泛,涵盖了教育、公务员、文化传媒、企业文职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一是教育行业。中小学语文教师岗位一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尤其在二三线城市需求旺盛。二是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岗位。在国考和省考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明显,30%以上岗位明确要求中文背景。三是文化传媒行业。短视频脚本创作、社交媒体运营、网络文学IP开发等岗位层出不穷,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在新媒体运营领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四是企业文职与行政管理。企业中需要大量具备良好文字功底和沟通能力的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企业宣传部门需要文案策划人员,负责撰写宣传文案、策划宣传活动等,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文字功底能够胜任这些工作。
Q3:您认为选择咱们学院的专业,学生除了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哪些方面实现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1.通过文学阅读和学术研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英语学习和外国文学和文化学习,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演讲和写作训练,培养沟通与表达能力
4.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素养和文化传承能力
5.通过数字媒体应用的学习,培养适应AI时代创意产业新业态多样化需求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
6.通过小组作业、创新项目和社团活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师生风采
汉语言文学系多次参加广东省写作学会大赛获奖。2025年粤港澳青年湾区故事征文活动暨第八届广东省大学生写作大赛按期举办,我校学子表现优异,多人斩获佳绩。其中,谭锦豪、卢洁、谢妍等8名同学获得一等奖,仵志冉、王祥悦、陈俊好等12名同学获得二等奖,卓楚暖、杨绮雯、徐雅文等20名同学获得三等奖。王毅、张宁、徐琼、张莹莹、成鸿、黄丽兰等14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以汉语言文学为主要推力举办全国学术研讨会。2024年5月25日,全国专家学者齐聚我校参加“新时代语言文学研究的反思”学术研讨会。
汉语言文学系多次举办以诗会友传承经典诗词大赛。第七届“情怀咏叹•诗词大赛”,以“传承诗词文化,涵养人文情怀”为主题,吸引了全校近百名学生参加,经过初赛激烈的角逐,最终选出24名诗词爱好者进入决赛同台竞技,为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诗词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