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30日上午,我校为沙特吉达大学师生举办的汉语夏令营结营仪式在川剧变脸的精彩表演中拉开帷幕。中外学生同台献艺,沙特学生吹奏新学的葫芦丝,悠扬乐声萦绕全场,随后深情合唱中文歌曲《好想你》,用歌声传递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阿拉伯语专业学生燕翔乐则以一曲《沙威玛传奇》点燃现场氛围。才艺展示中,中沙文化交融碰撞,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国际学院综合事务部主任尹向红与阿拉伯语系主任米吉超共同主持仪式,东方语言学院党总支书记谢丹平、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教师、全体沙特师生、志愿者及阿拉伯语专业学生齐聚一堂,共享这一充满意义的时刻。
沙特师生与川剧变脸演员合影
合唱中文歌曲
颁发证书合影
本次夏令营作为我校与沙特吉达大学合作的第二届汉语文化交流项目,以“语言为桥,文化为媒”为主题,迎来了13名沙特吉达大学的师生。在6月2日的破冰仪式上,国际学院院长池圣女教授用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文化是心灵的纽带的生动比喻,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表达了诚挚欢迎,并期待他们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入感受汉语的魅力和岭南文化的独特韵味。吉达大学领队Aisha Alharbi教授表示,随着汉语正式纳入沙特国民教育体系,两校合作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她鼓励沙特学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争当中沙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在随后的破冰活动中,名字连连看的趣味游戏让初次见面的中沙学子迅速熟络,中文歌曲表演和共享蛋糕的温馨环节更让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沙特师生特意准备了具有浓郁阿拉伯风情的椰枣和精美建筑饰品作为见面礼,这些饱含心意的特色礼物,为接下来的文化交流活动奠定了温暖而难忘的基调。
汉语课合影
中国传统服饰授课合影
非遗压花授课
香囊制作、非遗竹编课堂
高尔夫课、武术课
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学员们通过多元形式深入体验中国文化。汉语课堂上,HSK辅导课程结合情景对话与汉字游戏,生动提升语言能力;非遗体验中,沙特师生亲手制作香囊、岭南压花和竹编熊猫,在美食课堂学习制作虾饺、锅贴,并尝试中国武术与高尔夫,感受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为了让沙特师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发展,夏令营还组织了系列参观活动。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学员们惊叹于广州的城市发展成就;在广汽科技馆,智能汽车展品让他们对中国科技创新赞不绝口;岭南印象园的镬耳屋与骑楼建筑,则让沙特师生感受到广府文化的厚重底蕴。
学做虾饺锅贴
系列参观活动
结营仪式上,米吉超博士回顾活动时高度评价沙特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持续精进汉语,未来参与我校短期交流项目。Aisha Alharbi教授深情表示,连续两年带队来校的体验让她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愈发浓厚,期待未来深化合作。学生代表Fatima感慨汉语能力显著提升,并与中国师生结下深厚友谊,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参与我校为期一年的交流项目,继续深入探索汉语与中华文化。
分享结营蛋糕
国际学院院长池圣女表示,本次夏令营是我校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进教育合作的重要实践。学校将持续拓展国际交流渠道,通过更多元化的师生互访项目,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中沙师生通过语言学习、文化体验和实地参访,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为两校未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讯员:国际学院尹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