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17个辅修、微专业集中亮相 招生宣讲会详解政策与前景

录入者:新闻中心-杜逢发布时间:2025-09-19浏览次数:10

本网讯 9月18日下午,F101 教室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我校 “辅修、微专业招生宣讲会暨辅修、微专业奖学金颁发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教务处孟国碧主任主持,曾用强副校长出席并致辞颁奖,全校师生积极参与,17个覆盖多学科领域的辅修与微专业集中亮相,系统展现学校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辅修、微专业宣讲会现场

宣讲会伊始,曾用强副校长上台致辞,分享自己对于微专业的理解,并强调我校对微专业建设的方向性指引,以及对各个微专业的大力支持,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为社会培养综合性、创新性的人才。

曾用强副校长讲话

接着曾用强副校长为获得辅修、微专业奖学金的学子颁发了荣誉奖金牌并亲切合影,共同记录下这一荣耀的时刻。

曾用强副校长与获得辅修、微专业奖学金学生合影 

后,教务处孟国碧主任发表讲话,为我们介绍了辅修与微专业的相关政策,强调了微专业“小学分、高聚焦、精课程、跨学科、灵活性”的特征。并提出了对符合要求学生的奖励政策,旨在鼓励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创业与商事经营法律实务”和“国际经贸规则”微专业宣讲人孟国碧老师首先上台对两门微专业进行诠释。她强调了创业与商事经营法律实务微专业特色在于结合考证与实践,旨在为学生创业保驾护航,所设课程极具专业性。此外,还分享了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和讲座,旨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国际经贸规则微专业“外语+法学”、“国际商务+法学”的课程设置能够很好地帮助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提升综合素质,扩展就业范围。

管理学院国际导游”和“精品民宿策划与运营管理”微专业宣讲人张海燕老师分别向我们展示两个微专业所具有的雄厚师资力量,以及其取得的优秀教学成果,这对于想灵活就业和创业的同学来说无疑是理想的选择。在介绍国际导游微专业时,张海燕老师指出广东省具有导游员资格证书的考证优势,在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的同时还能增加职业发展机会,提升就业几率。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应用法语”微专业宣讲人杜依娉老师指出在中法贸易的背景下,本门微专业课程所具有的实用导向性及就业优势。课程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同时相关赛事丰富。对同学们考研、留学都具有帮助。

文化与传播学院“新媒体运营与内容创作”辅修宣讲人段佳利老师介绍了新媒体运营与内容创作专业的培养情况和课程,展示了学生作品,包括为品牌创作的短视频和无人机航拍作品,强调了实践性和易用性,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互联网公司及新媒体行业需求。

来自经济学院的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方向)”辅修、微专业宣讲人郭烨老师介绍了跨境电商的三大核心机遇:广东作为主战场的优势、人才需求大、政策支持。讲解了电子商务微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及就业前景,强调了微专业对拓宽就业赛道的作用,包括掌握跨境电商、网络营销、数据分析等技能。

然后,辅修“金融学(数字金融方向”)“股票投资”微专业宣讲人黄跃老师强调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性,如金融辅修包含证券投资、数字金融理财等股票投资微专业则聚焦股票投资实操,融入万德金融终端等软件教学。能力培养涵盖信息挖掘、数据挖掘及多类证券估值与投资分析,强调软件应用与实际操作结合。

接着,低空无人机操作与应急管理微专业宣讲人李玥老师介绍低空无人机操作与应急管理微专业的开设背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证书颁发,强调低空经济的国家新兴产业定位及其就业潜力,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无人机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及应急管理能力。

教育学院婴幼儿早期教育与照护指导理健康与咨询微专业宣讲人周斯老师介绍了两个微专业一是婴幼儿早期教育与照护指导,涵盖婴儿教育学、心理学及护理等七门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适应高端服务需求;二是心理健康与咨询,通过绘画心灵、OH卡等创新形式,提升个人心理健康素养及助人能力,两个专业均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

教育学院书法篆微专业宣讲人张婷老师介绍课程内容涵盖楷书、行书等七门书法艺术,适合各专业背景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式。师资专业,设施完善,支持兴趣与专业发展,鼓励学生参与竞赛等活动,旨在通过书法丰富生活美学。

来自艺术学院音乐教育辅修宣讲人孙家国老师讨论了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给予的精神价值,强调音乐教育对个人修养提升及社会发展的贡献。介绍了辅修与微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具备音乐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接着古筝演奏微专业的杨箫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面向全校非艺术生的古筝演奏微专业,强调课程以古筝演奏为核心,结合基础理论和作品赏析,旨在教授学生弹奏技巧,同时通过现场演奏《高山流水》与《战台风》向大家展示古筝音乐的魅力,让学习者感受古筝的深厚文化底蕴。

最后流行音乐演唱与表演微专业宣讲人孟恬羽老师通过现场运用民俗与通俗相结合的方式演唱使音乐专业知识通俗易懂。同时介绍到,课程设计包括声乐演唱基础、舞台表演实践、形体与舞蹈、乐理视唱练耳、录音技术与音乐传播、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与赏析等。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师宣讲

本次宣讲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图/晏依彤 文/林琳 臧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