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个人自媒体流行的当下,为提升文化与传播学院学子在自媒体领域的实践能力与竞争力,文传学院于9月28日上午10点30分,在教学楼G504举办了以“关于短视频创作”为主题的学术讲座。特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张德胜教授担任主讲人,讲座由院长助理胡博副教授主持,院长助理梁施乐博士出席会议。
胡博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胡博副教授隆重介绍了张德胜教授,并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讲座主题并表示,个人自媒体创作传播兼具学术与实践价值,文传学子的文本、批判思维及跨文化能力是深耕该领域的优势。他希望学生们能通过此次讲座,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切实的实践成果。
张德胜教授以“讲短视频创作与传播的故事”破题,重点介绍代表作《德胜说球》。该节目由张教授带领学生团队共创,起源于2002年世界杯期间的融媒体教学实践工作坊。节目采用“中央厨房”式内容生产机制,通过“一次策划、一次采集、多重生产、多元传播”的全流程机制,实现“一镜到底脱口秀”内容的多平台高效分发。张教授采取现场播放节目片段的方式,引导学生与节目内容深度互动。他邀请大家分享观看感受,就节目形式、内容表达等交流探讨,现场参与热情高涨。
张德胜教授主讲
随后,张德胜教授通过风趣的语言引出他的首条抖音作品《一个普通男孩的十年》,并以此为契机,讲述了他转向短视频制作的故事。“德胜说”是张德胜教授的抖音账号。通过展示自己的视频,张德胜教授为学生们讲述了他对抖音的看法和经历。他认为,账号运营存在三个关键时期,在试水期,视频的创作形式要接地气,有网感。而在“德胜说”的探索期,他在武汉观看足球赛事的现场短视频意外出圈,播放量不断上涨,让张教授深刻体会到抖音的传播特性,从而对平台运营有更深的理解。他总结出涨粉的三大秘诀:现场感、独家性、愤怒优先。当账号进入担当期,张教授逐渐确立了“教授、专业、批判性、责任感”的博主人设。
张德胜教授与同学互动
讲座中,张德胜教授以个人运营的“德胜说球”自媒体为例,系统分享了从内容创作到多元传播的全流程与核心经验。他通过解析师生共创模式、复盘抖音运营策略,并阐释“脚步到,学问到”的实践箴言,为文传学院的学子们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创作方法论。
讲座合影
讲座尾声,胡博副教授向张德胜教授致以诚挚谢意。他表示,本次讲座为文传学子搭建了通往自媒体领域的桥梁,不仅揭示了文学功底与传播技能相融合的内在逻辑,更点燃了大家深耕此领域的热情,这将有力助推学生们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实践能力。(文/张锐 摄/卢漪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