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新闻】邹泓副教授分享毕业论文指导经验 助推科研转化

录入者:新闻中心-杜逢发布时间:2025-10-22浏览次数:13

本网讯 为帮助教职工提升毕业论文指导效率,实现指导工作与个人科研积累有机结合,10月16日,由我院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教职工培训讲座在H507 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邹泓副教授担任主讲,围绕“毕业论文指导内在技术与外在转化”主题,与在场老师展开深度分享与交流。

邹泓副教授以“破解指导难题,打通科研转化路径”为主线,从四大维度系统解析了毕业论文指导的方法与技巧。在“论文生成圈”模块中,她结合具体研究案例,完整呈现了从研究问题确立、理论框架搭建、数据方法选择到文献验证的学术逻辑链,强调“观察—目的—假设—结果—结论”闭环设计的重要性。她以“跨文化认同(Intercultural identity)”研究为例,直观展示了如何通过文献验证支撑研究假设,助力教师把握论文整体架构。

讲座现场

针对论文指导过程中常见的进度管控难题,邹泓副教授提出“节点监管方法”,以时间轴为主题明确各阶段核心任务:在11月9日开题报告阶段,应督促学生完成文献查找与研究设计;放假前的提纲阶段,采用“盯着写+帮着写”相结合的方式,借助AI工具提升提纲逻辑性;开学前初稿阶段,要求学生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并通过超星平台定期检查作业质量;开学初重点核查数据真实性与结果合理性;定稿前两周则聚焦“盯着改+AI帮着改”,确保论文逻辑严谨、格式规范、文献准确。该方法步骤清晰、操作性强,为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指导节奏参考。

在“课题拆分策略”部分,邹泓副教授对比分析了单维度与多维度拆分的优劣及适用场景。她指出,单维度拆分省时高效,以“教材插图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为例,可围绕商务英语系列教材展开研究,便于发现同类教材图文设计的共性,但需注意防范学生引言与文献综述重复率较高的问题;多维度拆分则更有利于反哺大型科研项目,以粤剧翻译研究为例,可从“整体与部分”“形式与内容”“语种与传播””等角度切入,虽前期设计复杂度高,但课题弹性更强,更易拓展研究路径。她还结合11个AI相关课题案例,演示如何按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与应用” 进行分组拆分,为教师细化课题提供了的实用思路。

邹泓副教授特别强调 “论文指导反哺科研” 的理念,鼓励教师将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呈现的优质研究方向、数据与结论纳入个人科研体系,通过课题拆分与节点监管,筛选有价值的研究线索,形成“指导-研究-再指导”的良性循环。她指出,毕业论文指导既是“技术活”,也是 “体力活”,合理运用 AI 辅助工具、优化课题拆分逻辑,不仅能提升指导效率,也能为教师自身的科研工作注入持续活力。

讲座最后,邹泓副教授与现场教师积极互动,就 “困难学生指导策略”“AI工具在论文修改中的合理使用边界”等问题进行细致解答。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内容扎实、案例丰富,既解决了论文指导中的实际难题,又为科研转化提供了新思路,对今后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通讯员 黄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