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把握新时代外语教育发展前沿动态,提升外语教学与研究能力,深化“三进”工作、提升数字素养,2025年暑期,我部派出8组教师代表分赴全国各地参加研修活动。9月3日下午,大学英语发展研究所召开2025年暑期研修班汇报会,8位教师代表依次分享了暑期研修的收获与思考。会议由研究所成员许秀芬老师主持。
会议现场
于洪鉴老师以“数智化赋能外语教育:理论、实践与未来趋势”为题,进行了暑期培训汇报分享。他基于郑承军教授、沈捷老师及李医群副教授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数智化时代外语教育的发展态势、理论框架、技术应用、实践案例、现实挑战以及未来趋势。
于洪鉴老师作分享
常博阳老师以“大语言模型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为题,介绍了大语言模型在外语教育领域的理论原理、实践应用、工具操作及创新成果,为外语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与研究思路。
常博阳老师作分享
周丽姿老师以“传播中国·领航未来——AI时代的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为题,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发展方向,为外语教师提供了教材创新、技术赋能与科研引领的新视角。
周丽姿老师作分享
江榕老师以“锚定三大坐标,推动外语教育转型”为题,她基于俞洪亮教授的主旨报告,探讨了外语教育转型的三大坐标,并分享了“教学之星”大赛等实践案例。同时,她还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育的理论原理、实践应用及创新成果,为教师应对数智化时代的教学变革与育人需求提供了重要启示。
江榕老师作分享
姚远晨老师以“《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任课教师培训总结”为题,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出发,结合怀进鹏部长和何莲珍教授的讲话,深入剖析了大学外语教育在新时代的关键作用与发展方向。此外,她还借鉴了胡杰辉、张虹两位教授的讲座内容,分享了相关实用教材的解读方法和教学实践案例。
姚远晨老师作分享
曹舒青老师以“跨越、超越、卓越--大学英语的作为与坚守”为题,探讨了外语教育转型的三大核心概念,并分享了OAMAS教学模型与STAR写作教学法等创新实践案例。同时,她还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育应从技能训练转向高阶思维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深刻变革,强调培养批判性思维、跨文化理解与社会责任,以适应未来人才需求。
曹舒青老师作分享
许秀芬老师以“教育国际视野下的外语学科发展与涉外人才培养”为题,围绕AI融入、教材自主化、课程设置优化等议题展开,分享了多位专家关于全球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的观点。她结合自身实践,重点强调了外语教育发展的三个重要策略,即深化“三进”工作、融入区域国别研究、加快智慧教学建设。
许秀芬老师作分享
童星如老师以参与无锡举办的首届中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论坛的经历为例,聚焦外语研究领域,围绕科研方法、比赛经验与未来研究方向展开分享。她以二语习得论文为例,强调优秀论文需具备前沿选题、严谨方法、理论创新与实践启示,并重点讲解了访谈与观察等质性研究技巧。
童星如老师作分享
现场研讨汇报热烈,干货满满,为新学期的课程升级、教师发展与科研选题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大英部 蔡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