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所】研讨会第三十五期 - 黎会华教授分享“看见”教学理念:用共情与觉察点亮每一个学生

发布者:大英部-蔡燕玲发布时间:2025-09-12浏览次数:10

99日晚,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所在线举办第三十五期研讨会。会议由王瑞英所长主持,研究所众多成员积极参与交流与讨论。本期会议特邀我部黎会华教授开展了以“我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分享”为题的专题讲座。黎教授结合三十余年的丰富教学经验,深入阐释以“看见”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路径。讲座结束后,多位教师围绕分享内容展开了热烈交流与深入讨论。

教授从心理学概念“看见”出发,指出其内涵包括“觉察、理解、承认和共情”。她强调,真正的“看见”是教师放下预判和投射,以好奇与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的本质。她借助“鸭子-兔子”双关图说明多元视角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引用《红楼梦》中角色分析指出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忽视个体可能带来深远的社会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教授特别关注那些沉默、自卑、坐在角落的学生。她提到自己童年鲜被鼓励的经历使她更能共情学生的心理状态。她坚持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通过课堂发言、可视化作业、戏剧表演、诗集创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被看见”。例如,她曾在文学课上组织学生表演《洋娃娃的房子》,通过角色扮演深化对文本与社会阶层的理解;鼓励学生录制诗歌视频、编写剧本,甚至自主排版作品集,从而建立自信、展现自我。

教授还分享了许多学生的反馈,令人动容。有学生写道:“您让我感受到诗歌的美好和乐趣,您的支持感染着我。”还有学生毕业后仍保持联系,表示因为老师的鼓励走出抑郁,尝试新的人生体验。她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对学生生命的照亮和陪伴。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围绕师生互动与边界、课堂表现评价等实际问题展开讨论。最后,主持人总结指出,教授的教学实践是“可视化育人”的典范,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更应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与人格成长,成为学生生命中那一道“光”。

整场分享持续一小时有余,教授以丰富的案例、细腻的洞察和温暖的教育情怀,深深打动了每一位与会者,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方向。大英部 许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