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大学英语教学部召开学习共同体建设研讨会,特邀曾用强副校长就学习共同体建设如何转化为教科研成果作专题指导。会议由主任助理于恩泽主持,王瑞英副主任及各学习共同体团队指导老师参会。
与会人员合影
会上,曾用强副校长充分肯定了我部在上学期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试点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为本学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他指出,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在于“改变学习生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从课堂跟随走向自我驱动。他强调,共同体的设计应立足学生未来发展,明确能力类型与成果导向,避免简单延伸传统语言技能课程,而应向科研驱动、创作驱动、竞赛驱动、证书驱动等多元类型拓展,形成能力可视化的最终成果。
围绕本学期工作,曾用强副校长进一步部署了“三大任务”。他鼓励教师将共同体作为科研的坚实抓手,在教学中积累真实案例与数据,并将其转化为论文、教材等多元化成果。为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曾副校长形象地将科研比作“穿旗袍”,以此激励全体教师以共同体为平台,实现从“想写”到“敢写”再到“会写”的跨越,最终达成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与双向奔赴。
王瑞英副主任在总结中表示,大英部将坚定落实曾用强副校长提出的科研导向,依托已搭建的超星课程基础框架,推动教师将科研融入教学,产出高质量成果。此次会议为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注入了新理念、新机制与新动能,为我部教师在“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科研融合道路上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大英部 蔡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