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所】研讨会第三十九期-口语测试文献导读

发布者:大英部-蔡燕玲发布时间:2025-10-13浏览次数:10

10月11日晚,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所第三十九期学术研讨会于线上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聚焦“配对口语测试中的互动模式”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徐鹰教授博士生团队导读合作进行。本次研讨会由徐鹰教授主持,博士生张冰雪担任论文导读人围绕Alireza Ahmadi 2024年发表于Language Testing in Asia的论文Patterns of Interaction in a Paired Speaking Test: Comparing L1 and L2 Interaction展开深入探讨研究所部分成员参与研讨。

参会成员

张冰雪在导读中指出,当前语言测试研究正从传统的认知视角转向社会视角,强调“互动能力”在真实交际中的核心地位。该研究以伊朗和美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母语波斯语者、英语母语者及二语学习者在配对口语任务中的互动差异。研究基于Storch(2002)与Galaczi(2008)提出的分析框架,识别出合作型、平行型、不对称型与混合型四种互动模式。研究揭示语言文化背景差异可能影响考生在口语测试中的互动表现,进而干扰其得分公平性这一发现引发了对测评效度与公平性的深入思考并对教师今后实施口语教学与测评的科学优化带来多项启示。 

论文导读

结合论文,徐鹰教授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现状进行反思。他指出,尽管四六级设有“双人对话”任务,但评分标准中对互动能力的界定仍较模糊,难以有效区分“真实互动”与“自说自话”。与会师生也指出,部分考生表达流利却缺乏实质性交流,反映出当前教学中互动策略训练的不足。此外,徐教授还分享了近期学术期刊投稿动态,鼓励大家关注国际研究趋势,提升研究设计与论文撰写的严谨性。

本次研讨会深化了研究所成员对口语测试互动机制的理论认知,也为教师拓宽了科研视角与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所将持续搭建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实践创新。(大英部 许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