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显宏大、尺幅见乾坤”微小说创作大赛颁奖典礼圆满结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1-18浏览次数:23


历经层层选拔和反复推敲,1117日晚7点,万众期待下的“微小说创作大赛”颁奖典礼终于在F101拉开帷幕,到场师生近100人。我校中文学院院长王毅教授、吴锦德书记以及图书馆馆长蒋吉频副教授作为颁奖嘉宾出席。本次活动由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主任王晓毅主持。


活动现场

此次比赛由图书馆与中文学院合作举办,自九月以来,同学们踊跃参与,共投稿作品502份,参赛人数达483人。因参与人数超出预期,我馆决定增加获奖人数,最终有28位同学获奖。

第一部分为优秀作品赏析环节,王毅以“文学创作里,浓缩的都是精华”开场,点出在有限的空间里,一篇微小说要做到像一本长篇小说、一部多幕剧、一首长诗一样有冲击和吸引力,相当考验人;随即严厉批评了本次出现的一些抄袭现象,譬如原本的特等奖后被发现另有出处,最终被剔除获奖资格。

随后,王毅重点评析了一等奖全部及二等奖部分作品。在提到《爸爸的信》时,他眼含热泪,慷慨激昂;在谈到《梨园,离园》时,他评价“有情节、有人物、有场面、有细节,写得非常老道!但那点原创性的怀疑又浮上心头……”,引发了全场一片笑声;在提到《一只想变成蝴蝶的狮子》时,他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演绎文中片段;在论到《口罩》、《特殊的客人》、《镜子》时,他点出普遍存在的语言问题,即文字多余,不够精炼。“我们要含而不露做减法,要多show而不是tell”,他很感慨地补充道。随之引用宋朝一位诗人所言“好诗要有冷水浇背之感”,并总结“好的小说不能平淡,不能叫我们无动于衷,要有内在的张力和力度。”在讲到《万物皆有感》时,他引入同为童话题材的《鱼生》,生动形象地再现文中画面,令人意外的结局引来现场“哇”声一片。

王毅院长点评优秀作品



蒋吉频副馆长公布获奖名单

遗憾的是,在接下来的颁奖环节中,我馆老师临时得知《爸爸的信》也并非原创,因此,最终荣获一等奖的五位同学变更为四位。


王毅院长与获奖同学合影留念



吴书记与获奖同学合影留念



蒋吉频副馆长与获奖同学合影留念

最后,蒋吉频对王毅的精彩点评给予了极大赞赏,对此次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活动的圆满成功予以了高度评价。

典礼结束后,有学生迫切地向老师提出拷贝PPT的请求,更有不少学生仍然依依不舍,把王院长团团围住,争相恐后地分享自己的所想所感。

        

           

                                               撰稿人:刘传庆庆

                                                   20201118

附:


https://mp.weixin.qq.com/s/mjGkZG40JVlrNRNDEJ_x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