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过载与快餐式阅读盛行的当下,图书馆发起“百本好书计划”,意图让经典著作重新回到同学们的阅读视野中。图书馆从思想深度、现实关联度、叙事可读性三重维度出发,从海量书单中精选了100本书籍展出,助力师生读者们跨越经典与现实的认知鸿沟。“百本好书”主题书展于3月上旬开始在图书馆一楼展出,欢迎大家前来观赏借阅。
展览现场
【书单亮点:经典与可读性并存】
哲学入门:从艰深到亲切
柏拉图《理想国》带你进入思辨哲学的理念世界,同学反馈:“细读柏拉图,让我明白了‘洞穴寓言’对当代社会的隐喻。”
历史经典:换个视角看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以跨文明视角串联人类发展,同学感慨:“读完后重新理解了‘世界史不是拼图,而是流动的网’。”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因“显微镜式叙事”引发热议:“原来一个平淡的年份,竟藏着大明王朝的深层危机。”
文学巨著:破解“大部头”迷思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特别提供人物关系图谱,读者留言:“进入书本的微观世界,发现战争描写下的家庭史诗更动人。”
图、文/苏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