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图书馆第七期(总第47期)“师生共读经典”活动于教学楼H803顺利举行,现场座无虚席。文化与传播学院教师郑如文担任领读人,结合《牡丹亭》文本、梅兰芳等艺术家的演出影像及相关研究成果,带领同学从戏曲美学维度理解“情”的审美内涵,深入探讨女性成长与自由人格等主题。

活动现场
本次共读以《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为主要内容,郑如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讲解:一是文本与情境,通过解读《惊梦》中的意象、曲牌及情节推进,剖析“梦—醒—再梦”的叙事节奏,领会“情至而生”的内在逻辑;二是审美与表演,结合舞台动作、水磨调唱腔及经典演出片段,感受“雅境”的呈现与程式化表演的艺术魅力;三是当代阅读,从历史背景与性别视角出发,探讨杜丽娘形象对自由人格与自我觉醒的启示。

文传学院郑如文老师展示《牡丹亭》画卷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围绕时代背景、社会阶层、性别因素以及儒家文化等方面展开讨论,进一步延伸至人性解放、女性地位与真爱追求等现实话题。现场同学表示,此次共读通过“文本—舞台—现实”三个层面的引导,深化了对《牡丹亭》的理解,既触及古典戏曲“至情”的核心精神,也激发了当代青年对自我价值的深入思考。

现场师生互动
图书馆将持续推出“师生共读经典”系列活动,第八期(总第48期)将于11月11日举行,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覃静华领读《乌合之众》,欢迎广大师生关注并踊跃参与。
文|李乐瑶、苏悦
图|梁佩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