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研究员畅谈“中国:登上南极洲之后”

发布者:科研处-张懿发布时间:2020-05-28浏览次数:614

5月28日,一场以“中国:登上南极洲之后”为主题的学术讲座通过“腾讯会议”网络平台开讲,邀请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惠根担任主讲人。杨惠根是南极科学委员会(SCAR)国家代表,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副主席、国家代表,国际科联(ICSU)中国委员会委员,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主编,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CNARC)主任。国务院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国家级人选。除了沉甸甸的学术头衔和丰厚的科研成果之外,杨惠根还有着丰富的南极和北极科学考察实践经历,是首席科学家。我校极地问题研究中心、空港经济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校科研创新团队、校研究所全体成员,各教学单位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校极地与空港研究会学生等近百人入会学习。我校丁小军董事长、副校长何艾兵教授出席会议现场。

杨惠根研究员畅谈中国:登上南极洲之后

杨惠根以“探索,从来不是等待条件具备之后才开始的”这句激励人心的话带领南国师生开启了一场南极科普之旅。他首先从人类认识南极的历史阶段和南极正在发生的变化重新审视了“南极是什么”的问题,在地理上,南极由南极洲和南大洋组成,南大洋的海冰经历着四季的变化,南极错综复杂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地球的气候变化。接着,他回顾了中国的南极考察征程。中国的2条极地破冰考察船、5个考察站、世界最强大的内陆考察雪地车队、雪鹰601固定翼飞机、国际最新一代航空科学实验室…….这些中国南极科考的里程碑,杨惠根如数家珍。他还科普了南极相关科学研究,如极地冰川学研究(极地深冰芯钻探重大工程、南极冰盖的形成和演化),极地生物学研究(极地菌种和微藻种种质资源库),极地空间物理学研究(等离子体云块演化和“喉区”极光),南极天文学研究(黑洞气体吸积关键过程),天体化学研究(南极陨石收集)和极地战略研究(建立极地学者网络、为国家战略和政策制定提供咨询)。最后,他指明了中国登上南极之后路在何方:一是要清楚认识南极及其全球联系;二是参与设立和运行特别管理区、南极环境保护区、海洋保护区等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南极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南极特殊地理位置和地磁位形,建立南极空间和天文观测台,开展南极天文观测和空间碎片、空间天气监测;三是要科学传播南极知识及大力弘扬南极精神。

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与会老师踊跃提问,气氛十分活跃,老师们结合自身研究积极向杨惠根提问请教。杨惠根从“中国参与南极治理工作”“南极相关社会科学研究”和“南极旅游”三个方面解答了老师们的疑惑,又围绕本次讲座,深化了“中国:登上南极洲之后”这一主题。

讲座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与会教师仍意犹未尽,纷纷留言向主讲人杨惠根表示钦佩和感谢之情。与会人员表示,杨惠根主任的讲学不仅是无私分享的学术盛宴,也是科学巨匠的科普教育,带给南国师生还有科学精神的洗礼。

“胜利,必定是坚定意志和彻底遂行的结果”南国商学院会秉持着“越是艰难困苦,越是斗志昂扬”的南极精神在极地研究之路坚持探索并取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