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物联网工程(5G创新实验班)(2025)

发布者:计算机学院-郑金晶发布时间:2025-06-16浏览次数:13

专业介绍

 

物联网工程(鸿蒙应用开发)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的新兴特色专业,也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工科专业之一。该专业聚焦鸿蒙操作系统生态,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国产自主可控技术,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人才培养方向。本专业顺应国家信创产业发展趋势,面向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具备扎实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鸿蒙系统开发核心技术,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基于鸿蒙系统的物联网及其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特色:“专业+外语”;校企产教研深度融合;华为鸿蒙设备及应用开发。

 

一、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鸿蒙应用开发)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科学素养,系统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聚焦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应用生态,具备物联网工程及鸿蒙应用领域的开发、管理、网络编程等能力,强化鸿蒙终端应用开发、跨设备协同设计及分布式系统适配等核心技能,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物联网工程、鸿蒙生态开发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在信息技术公司、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从事鸿蒙应用设计开发、物联网系统部署及技术管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为 3-6 年,本专业总学分为 165学分。

 

 

二、培养要求

(一)知识要求

1.掌握数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及软件使用、文献检索、专业研究方法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律、心理学、项目管理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及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融合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生态开发理念,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能够理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层数据采集、鸿蒙终端应用开发、跨设备通信协议适配及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核心专业知识。

(二)能力要求

1.系统掌握计算机、物联网系统及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的软硬件配置,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鸿蒙生态下的物联网实际问题。

2.具有较强的鸿蒙应用开发能力和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等能力。熟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适应鸿蒙技术迭代与生态拓展需求。

3.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4.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够较为准确阅读外文商函和熟练阅读外文文献资料,在今后工作和社会实践中能运用英语进行较好的沟通与交流。

(三)素质要求

1.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动向。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3.了解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了解信息产业、物联网建设及安全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三、专业课程介绍

专业课程体系

物联网工程(鸿蒙应用开发方向)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等,突出鸿蒙操作系统应用开发、物联网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及基于鸿蒙平台的物联网应用开发能力,强化物联网系统规划设计、开发部署、管理维护等实践能力,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体系紧密围绕鸿蒙生态建设需求,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提升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与鸿蒙应用开发领域岗位需求的契合度。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数

合计

学分占比

通识课程

必修课程

45

53

32.1%

选修课程

8

大学外语课程

必修课程

14

20

12%

选修课程

6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20

77

46.7%

专业必修课程

23

专业选修课程

34

综合实践

军事技能

2

15

9.1%

社会实践1

1

社会实践2

1

毕业实习

3

毕业论文(设计)

4

专业实践

2

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创新

2

165

100%

 

)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现代传感器原理及应用、RFID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物联网通信技术、EDA技术与应用、鸿蒙操作系统应用、鸿蒙驱动开发、鸿蒙应用系统开发。

)专业特色及优势

物联网工程专业自 2019 年开设本科专业,已成功招生 6 届本科生,目前在校学生 151 人。专业创设5G创新实验班”、“华为鸿蒙设备及应用班”聚焦鸿蒙生态下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构建理论夯实 - 鸿蒙实践 - 工程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在鸿蒙应用开发领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实践教学(含课程实践教学)占总学时 32.3%,形成了层次分明、模块清晰、创新导向的多样化教学特色。经过多年发展,专业已形成三大核心特色优势。

1)校企产教研深度融合,共建鸿蒙生态实践体系

构建鸿蒙课程实验、综合项目实践、校企联合实训、企业岗位实习四位一体、校内外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自开办以来,与华为授权企业-广州腾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建鸿蒙应用开发创新实验班,并与深圳嘉立创公司联合建立EDA联合实验室,与广州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鸿蒙生态实践教学基地。企业一线鸿蒙开发工程师定期入校开展技术讲座与专业实训,高年级学生分批次进入企业参与鸿蒙项目实训、技术交流与岗位实习。学生可依托校企平台获取鸿蒙开发最新资讯,考取华为鸿蒙开发认证,直接参与真实鸿蒙应用项目开发。

2)多维度培养鸿蒙开发专业素养

构建认证培训 + 项目实战 + 外语赋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系统开展华为鸿蒙开发工程师考证培训,组织学生参与中国计算机技术职业资格考试,助力学生掌握鸿蒙开发全栈技术体系,实现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依托学校优质外语资源,将鸿蒙生态国际前沿技术融入教学,近三年学生英语四级过级率达 82.8%,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鸿蒙开发人才。

3)打造鸿蒙特色教学资源矩阵

专业建设有鸿蒙应用开发实验室、华为物联网创新实验室、华为数字通信实验室、华为云计算实验室 6 个特色专业实验室,配备全套鸿蒙开发设备与资源。教学团队基于学校超星泛雅学习通平台,构建涵盖鸿蒙开发核心课程、案例项目库、实验设计库、认证考试题库的全链条教学资源体系,为学生提供 线上 + 线下融合的沉浸式鸿蒙开发学习环境。

 

 

四、工程师培养与教学教研

)工程师培养

 

 

 

 

 

学校与华为十佳授权合作伙伴-腾科公司本着资源共建、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协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质资源,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基于鸿蒙物联网工程实验室建设,培养以考证与就业为导向的鸿蒙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致力于将鸿蒙应用开发创新实验班打造成为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样板工程。

 

)教学教研

构建课程实验、综合实践、校企实训、专业实习四位一体的、校内外互融互通的实践教学体系。物联网工程专业,与广州腾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华为鸿蒙应用开发创新实验班,与广州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学校聘请企业的一线工程师来校举办各类专业知识、技术讲座,在实践教学周开展专业课程实训,高年级的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到企业实训、见习交流或顶岗实习。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可以获得鸿蒙系统最新资讯,获得华为考证,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开发工作中去。

 

 

 

 

 

五、学生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