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白皮书

1. 专业基本信

1.1 专业定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与办学思想既要服从于南国商学院的整体定位与办学思想,又要体现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的特殊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工学类本科专业,是学校规划重点扶植的学科专业之一。本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为基础,以专业+外语的模式为培养特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强化技能训练,培养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2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信息科学素养,较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能在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部门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研究、设计、以及系统维护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1.3 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为 3-6 年,本专业总学分为 167学分。

1.3.1 知识要求

(1) 掌握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工程基础等知识。

(2) 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3) 了解计算机行业发展动态、学习计算机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

1.3.2 能力要求

(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工程基础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结合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 能够设计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软硬件系统、模块或算法流程。

(3) 能够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软硬件及系统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4)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人、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5) 能够就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6) 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够较为准确阅读外文商函和熟练阅读外文文献资料,在今后工作和社会实践中能运用英语进行较好的沟通与交流;学生须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1.3.3 素质要求

(1)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

(2) 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3) 能够在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4 课程体系

1.4.1 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新工科背景下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了“专业+外语+新技术”的复合型课程体系。第一,针对计算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设置了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若干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第二,围绕我校人才培养特色,设置22学分大学英语课程的同时,开始了5学分专业英语课程,提升学生运用英语表达专业问题的能力;第三,围绕新工科背景下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才的需要,在专业选修课中加大了大数据类课程的设置。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情况如下表:

1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数

合计

学分占比

通识课程

必修课程

43

55

32.9%

选修课程

12

大学外语课程

必修课程

20

22

13.2%

选修课程

2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17

77

46.1%

专业必修课程

28

专业选修课程

32

综合实践

军事技能

2

13

7.8%

社会实践1

1

社会实践2

1

毕业实习

3

毕业论文(设计)

4

专业实践

2

 

167

100%

 

 

1.4.2 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分析与设计、离散数学、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JAVA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系统与应用。

1.4.3 实践教学环节

(1) “军事技能”2学分:由学校统一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期末举行,时间一般为2周。

(2) “社会实践1”1学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落实,于第二学期认定学分。

(3) “社会实践2”1学分:包括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等,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会同团委组织落实,于第七学期认定学分。

(4) “毕业实习”3学分: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符合本专业实习要求的岗位上实习2个月,并按要求完成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第1至8周。

(5) “毕业论文(设计)”4学分:第七、八学期进行,要求在第八学期第13周前完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其应用,结合本专业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或完成毕业设计,从中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6) “专业实践”2学分:由学院在第二至第七学期的第19-20周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周”活动,第二到第五学期每学期0.3学分,第六到第七学期每学期0.4学分。

1.5 师资队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一支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学历职称层次较高、具有丰富软件工程专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14 人,其中教授 2 人,占 14.2%;副教授 6 人,占 42.9%;讲师 3 人,占 21.4%,中高级职称占比很大,“双师型”教师7 人,占 50%,能完全满足专业教学。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3 人,占 21.4%,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11人,占 71.4%,适合专业教学所需。拥有软件工程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占98%,博士及副教授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1%;教师队伍中现有系统分析师(高级资格)1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资格)6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近3年来,软件工程专业教师承担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4项,省部级协同育人项目5项,出版教材3部,指导学生承担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0余项,在国家级核心专业期刊发表论文 40余篇,其中SCI检索8篇,EI检索12篇,北大核心6篇。

1.6 教学条件

1.6.1 专业实验室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实验室8 个,其中,基础实验室有 5 个,专业实验室有 3 个,基础实验室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共建共享,专业实验室有软件工程实验室、软件建模实验室和软件测试实验室,这些专业实验室配备较为齐全,利用率较高,仪器设备更新率约 70%左右,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完好率 98%以上,实验仪器设施符合有关规定。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健全,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都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维修经费由学校提供,确保及时到位,满足实验教学和科研需要。

1.6.2 专业图书资料

专业图书资料数量较充足,种类较全,更新较快,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学校始终重视图书馆建设和图书资料更新,为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对图书文献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目前,本专业共有图书资料 1.52万册,其中中文书藏量 1.49 万册,外文书藏量 0.03 万册;中文期刊 17种,外文期刊 8 种;数据库 9 种;中文电子图书 6.42 万册,外文电子图书 1.48 万册;中文电子期刊 445 种,外文电子期刊 2091 种。近 4 年本专业图书文献资料购置经费 32.99 万元,这些图书资料能够满足教师的日常教学、科研和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成为本专业教学和科研的有力保障。

1.6.3 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 2006 年开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就已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并与这些企业达成了建立长期战略联盟和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共识,目前各实践教学基地正常运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广州腾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这些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本专业学生实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长期的合作,使我校与现有实习基地取得了彼此的信任,产生了许多共识和工作共鸣,为下一步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其他专业重要信息

2.1 专业特色及优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强外语”为基本特色,以优质的教学团队为保障,以核心课程建设为带动,以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比赛实现创新为关键等方式建设本专业特色与优势。充分体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外语”的学科导向、“理论+实践”的教学过程、“实训+创新”的能力训练、“编程能力训练+大数据分析训练”的软件能力提升目标。为区域发展和地方应用服务,形成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清晰,工程能力强,适应社会行业需求发展的专业特色。

2.2 人才培养质量

计算机科学与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项,获得软件著作权多项,每年有“学术科技节”、“南国杯计算机设计大赛”等精品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广东省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软件测试大赛等,取得多项奖项;学院鼓励、免费指导学生参加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从2006年至今,每届毕业生通过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并获得中级资格的学生达到50%以上。

近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10%左右选择继续深造,研究生就读大学包括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90%左右的学生选择就业,就业领域以珠三角地区为主,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从部分2021届毕业生那儿了解到,对于我们学院专业课程的设置,大部分毕业生还是比较满意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予以充分肯定,他们普遍反映,学生工作态度积极,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的学习能力。